早上, 打開化妝台抽屜, 馬上發現眉筆和削筆器位置很怪,
眉筆的蓋子掉了. 然後發現眉筆被削壞掉, 缺了一個大角.
嫌疑犯馬上被我推理出來. (也太容易推理了...)
問了嫌疑犯, 她堅持沒有, 因為趕時間, 沒有耐著性子慢慢盧, 所以動了氣, 打了屁股,
還大聲的叫她出去, 說我們家不要說謊的孩子.
廖桑幫我收拾, 帶著小茉莉回到事發現場, 慢慢問,
"昨天你有拿這個跟這個, 然後這樣捲, 有沒有?" 嫌疑犯還是堅持說沒有.
我們決定坐下來慢慢問慢慢說,
後來, 嫌疑犯冒出一句"我不是故意的~"好像認罪了.
又再問一次, 是不是有玩這個和這個, 然後這樣捲捲捲?
結果又說沒有... 而且很堅持. (昏... 不知道要怎麼引導她... )
盧好久後, 終於願意承認, 有, 以後不會了. 要說實話, 不可以說謊.
後來, 我自己檢討, 發現我真的太糟糕了.
因為, 小茉莉可能不記得昨晚玩過我的眉筆和削筆器,
小茉莉可能怕我生氣, 所以不敢說實話, 被我打了屁股後, 更不敢承認.
小茉莉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甚麼叫做"說謊".
結果我沒有細細推理, 就動氣. 真的嚇到她了.
後來, 到學校我跟老師討論這件事情,
老師說, 最近的星期一團討(跟大家分享假日的活動),
小茉莉總是會把幾個星期以來的活動, 全部搞在一起. 說成一大串, 分不清時間先後.
但是這個年紀通常會有這種狀況, 所以老師不會特別去糾正,
因為團討的目的, 是讓小朋友訓練勇氣和表達的能力.
只會修正小朋友說話的文法和用詞而已, 不會去追究說的事不是事實.
(小朋友們也很會把期望的事情, 放到想像中, 說出來~)
另外, 小茉莉的年紀, 的確對"說謊"的定義還很模糊.
媽媽可以用舉例的方式, 讓她了解. 更簡單的, 可以用"騙"來取代"說謊".
比如, 拿了媽媽的杯子, 媽媽問有沒有拿, 卻說沒有, 這就是騙媽媽.
下次針對"騙"再進階到說謊, 會比較容易被理解.
以上, 今天早上的紀錄. 我要檢討很多, 太心急, 太容易動氣, 怎麼搞得最近...
謝謝廖桑, 最近總是適時的站出來扮演白臉, 而且扮演的非常恰當....